方玄:家居中門對門的風(fēng)水講究
84 2025-07-06
明朝永樂年間,應(yīng)天府有個風(fēng)水先生叫陳半仙,在城里也算小有名氣。他四十多歲,身形清瘦,長須飄飄,總是背著個布袋,里面裝著羅盤和幾本泛黃的風(fēng)水古籍,無論走到哪兒,都透著股神秘勁兒。
這年盛夏,城中首富林員外派人來請。林員外五十上下,身材發(fā)福,一張圓臉總是笑瞇瞇的,可熟知他的人都知道,這笑容背后藏著的是精明與算計。早年,林員外靠囤糧發(fā)家,去年,米價暴漲,許多窮苦人家買不起米,只能餓肚子,他卻趁機哄抬價格,大發(fā)橫財。
陳半仙剛邁進林府大門,就被眼前的奢華晃了眼。雕梁畫棟,金磚鋪地,丫鬟小廝往來穿梭,個個神色恭敬。林員外親自迎上來,拉著陳半仙的手,將他讓進花廳,桌上擺滿了山珍海味。
“陳先生,久仰大名啊!”林員外滿臉堆笑,兩顆金牙在陽光下格外刺眼,“我家老爺子上個月仙逝,想請先生尋塊風(fēng)水寶地,庇佑我林家子孫,世世代代富貴昌盛。”他頓了頓,又壓低聲音說,“聽說城南李侍郎家的祖墳是先生點的穴,他家公子今年剛中進士,真是好風(fēng)水啊!”
陳半仙心里一緊,李侍郎家的公子確實中了進士,可他也聽說,李侍郎為官清廉,時常救濟百姓,和眼前這唯利是圖的林員外完全是兩類人。陳半仙端起茶杯,輕抿一口,思索著該如何應(yīng)對。這林員外的銀子,拿了怕是燙手,可若不答應(yīng),以他的性子,自己怕是也討不了好。
第二日,陳半仙背著羅盤上了城外的翠屏山。這翠屏山他再熟悉不過,山中哪處有靈氣,哪處藏煞氣,他心里門兒清。轉(zhuǎn)悠了大半日,終于在山的北坡找到一處絕佳之地。此地前有溪流蜿蜒,后有青山環(huán)抱,左右兩側(cè)的山梁如同兩條青龍,守護著中間的谷地,正是傳說中的“二龍戲珠”穴,是個能出達官貴人的風(fēng)水寶地。
陳半仙剛要插下木樁做標(biāo)記,手卻停在了半空。他想起林員外平日里的所作所為,若是讓這樣的人得了好風(fēng)水,往后還不知道要坑害多少百姓。猶豫再三,他悄悄將木樁往旁邊挪了半尺,“就偏這么一點,”陳半仙低聲自語,“頂多讓他家發(fā)不了大財,應(yīng)該不會被發(fā)現(xiàn)。”
回到林府,林員外迫不及待地詢問結(jié)果。陳半仙強裝鎮(zhèn)定,指著地圖上的位置說:“員外,此處便是風(fēng)水寶地,不過……”他故意停頓了一下,“此穴靈氣甚重,需在墓穴周圍種下七七四十九棵柏樹,以鎮(zhèn)靈氣,否則恐對后人不利。”林員外一聽,大手一揮:“小事一樁,只要能保我林家富貴,都依先生所言。”
下葬那天,陳半仙站在一旁,看著棺材緩緩落入墓穴,心中五味雜陳。他表面上念念有詞,主持著法事,可心里卻七上八下,擔(dān)心自己這一挪,會不會惹出什么大禍。
一年后,林府添了個孫子。林員外高興得大擺宴席,宴請四方賓客。陳半仙也在受邀之列,他硬著頭皮前往,心里卻隱隱有種不祥的預(yù)感。到了林府,只見眾人圍在嬰兒床邊,夸贊著孩子。陳半仙湊近一看,孩子面色紅潤,哭聲響亮,可不知為何,他總覺得這孩子的面相透著古怪。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員外的孫子漸漸長大,問題卻接踵而至。這孩子到了三歲還不會說話,五歲還走不穩(wěn)路,找了無數(shù)大夫來看,都說這孩子先天不足,怕是一輩子都難以正常。林員外急得團團轉(zhuǎn),四處打聽能治好孩子的辦法,卻一無所獲。
與此同時,林員外的生意也開始走下坡路。先是倉庫莫名失火,燒掉了大半貨物;接著,合作伙伴紛紛毀約,生意一落千丈。短短兩年間,林家從富甲一方的首富,變得負債累累。林員外氣得暴跳如雷,他懷疑是有人暗中搗鬼,可查來查去,卻毫無頭緒。
林員外想到了陳半仙,覺得是他點的穴有問題,便派人將陳半仙抓來,惡狠狠地說:“陳半仙,你是不是故意害我林家?我家這兩年災(zāi)禍不斷,是不是你在風(fēng)水上動了手腳?”陳半仙嚇得臉色蒼白,可他知道,此時若承認(rèn),怕是性命不保,只能硬著頭皮說:“員外,風(fēng)水之事,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府上如今這般,或許是其他原因,與我點的穴無關(guān)啊。”林員外哪里肯信,將陳半仙關(guān)了起來,揚言若不給他個說法,就要他的命。
陳半仙在獄中整日唉聲嘆氣,懊悔自己當(dāng)初為何要多此一舉。就在他萬念俱灰之時,一天夜里,牢房里突然出現(xiàn)一位白發(fā)老者。老者目光如炬,看著陳半仙,緩緩說道:“陳半仙,你可知自己錯在哪里?”陳半仙“撲通”一聲跪下:“請仙人明示,小的糊涂,做錯了事,如今后悔莫及。”
老者微微一笑:“你以為挪了半尺穴位,就能改變林家的命運?實則不然。那‘二龍戲珠’穴,雖為吉穴,但林家祖上積怨太深,林員外又作惡多端,若是真葬入正穴,不出三年,林家必遭滅門之禍。你無意中挪了穴位,雖讓林家的富貴大打折扣,卻也保住了他們的性命。”陳半仙聽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仙人是說,這一切都是天意?”老者點點頭:“正是。風(fēng)水之道,并非一成不變,而是與人心善惡息息相關(guān)。林家如今的遭遇,是他們咎由自取,你不必自責(zé)。”說完,老者化作一道青煙消失不見。
第二日,林員外突然接到消息,朝廷要徹查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之事,而他正是重點調(diào)查對象。林員外驚恐萬分,知道自己這次在劫難逃。他匆忙來到獄中,將陳半仙放了出來,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陳先生,我錯怪你了,如今我大難臨頭,求你救救我!”陳半仙看著落魄的林員外,心中五味雜陳:“員外,一切皆是因果,我無能為力。”
不久后,林員外被官府查辦,家產(chǎn)充公,一家人淪為平民。而陳半仙經(jīng)此一事,對風(fēng)水之道有了更深的領(lǐng)悟。他不再輕易為人看風(fēng)水,而是常常告誡世人:“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善惡終有報。莫要妄圖以風(fēng)水逆天改命,唯有積德行善,方能福澤深厚。”此后,陳半仙游歷四方,用自己的所學(xué)幫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成了百姓口中的活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