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暗藏“風水局”!小石頭、葫蘆竟藏暴富密碼?
139 2025-07-07
《辨古丘墓吉兇篇》
原文:
凡丘者,聚也,敦也,堆也。名曰玄武敦,丘必出武侯鐵頂者;葬遇杰丘,子孫移流;葬遇泥丘,頂上圬也;葬遇浮丘,憂患咽喉;丘邊有流水,遠遠環繞之。葬遇旄丘,枷項徒囚;葬遇陵丘,朝班頭;后高前下。葬遇園丘,出駕驊騮,丘似昆侖,帝子璉孫;有三重也。葬遇營丘,掃地貧虛,一丘小,一丘大。丘遇哺乳,子孫一舉。在冢兩中,凡遇天昭,家出賢才。有三冢也。常以掩免加姓王神天上,營下有丘冢,定出三公九卿。
譯文:
所謂丘,就是聚集、敦厚、土堆的意思。稱作玄武敦的丘,丘上必定會出現武侯鐵頂這人物;如果下葬到杰丘這種地方,子孫會遷徙流浪;下葬到泥丘,丘頂會容易有污垢;下葬到浮丘,會有憂患纏身,會有咽喉方面憂患;浮丘的旁邊有流水,遠遠環繞著之。
要是下葬到旄丘,家族會有人遭受枷鎖牢獄之災;下葬到陵丘,子孫能入朝為官,陵丘地勢是后面高前面低。下葬到園丘,家中會有人能出乘坐驊騮良馬的富貴之人,園丘的形狀像昆侖山,會出帝王子孫般的后代,有這種情況的丘往往有三重。下葬到營丘,家族會貧困潦倒,家徒四壁。營丘的形狀是一大一小的丘(這里的描述與爾雅的描述不一致);下葬到像哺乳形狀的丘,子孫會有一舉成名的機會,這種丘形如在兩座墳墓中間。
凡是下葬到天昭這種情況,家中會出賢能之才,類似三座墳墓的形狀。常常用掩免(可能為特定風水物品或儀式)加上姓王神在天上(或為特定方位),如果營地下面有丘冢,家中必定會出三公九卿這樣的高官。
解釋:
丘字最早見于甲骨文,形狀如兩個并立的小土堆,本義為小土山,后引申為土丘狀的墳墓。
這里對丘的定義大多也是來自《爾雅.釋丘》(爾雅第十篇),原文如下:
丘,一成為敦丘,再成為陶丘,再成銳上為融丘,三成為昆侖丘。如乘者乘丘,如陼者陼丘。水潦所止,泥丘。方丘,胡丘。絕高為之京,非人為之丘。水潦所還,埒丘。上正,章丘。澤中有丘,都丘。當途,梧丘。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途出其前,戴丘。途出其后,昌丘。
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后,沮丘。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營丘。如覆敦者,敦丘。邐迤,沙丘。左高,咸丘。右高,臨丘。前高,旄丘。后高,陵丘。偏高,阿丘。宛中,宛丘。丘背有丘為負丘。左澤,定丘。右陵,泰丘。如畝,畝丘。如陵,陵丘。丘上有丘為宛丘。陳有宛丘,晉有潛丘,淮南有州黎丘。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
譯文:丘,如果只有一層,就叫敦丘;有兩層,就叫陶丘;兩層且頂部尖銳,就叫融丘;有三層,就叫昆侖丘。形狀如同車乘的,叫乘丘;形狀如同水中陸地的,叫陼(zhu,水中小塊陸地)丘。被積水停滯環繞的丘,叫泥丘。方形的丘,叫胡丘。極高的土堆叫做京,不是人工堆筑的丘。被水潦環繞的丘,叫埒(lei,有堤防的)丘。頂部平整的丘,叫章丘。水澤之中的丘,叫都丘。位于道路當中的丘,叫梧丘。道路從丘的右側經過并環繞,這種丘叫畫丘。道路從丘的前方經過,叫戴丘。道路從丘的后方經過,叫昌丘。有水從丘的前方流出,叫渻(sheng,省的古字)丘。有水從丘的后方流出,叫沮丘。有水從丘的右側流出,叫正丘。有水從丘的左側流出,叫營丘。形狀像倒扣的土敦的,叫敦丘。連綿起伏的,叫沙丘。左邊高的丘,叫咸丘。右邊高的丘,叫臨丘。前方高的丘,叫旄(mao)丘。后方高的丘,叫陵丘。一側偏高的丘,叫阿丘。中央低洼的丘,叫宛丘。丘的背后又有丘,叫負丘。左邊是水澤的丘,叫定丘。右邊是山陵的丘,叫泰丘。形狀像田畝的丘,叫畝丘。形狀像山陵的丘,叫陵丘。丘上又有丘,也叫宛丘。陳國(今河南淮陽一帶)有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陽區,據傳為人祖伏羲長眠之處),晉國(今山西一帶)有潛丘(可能是指今山西太原市南晉源鎮東的潛丘,具體什么情況后世無考),淮南(今淮河以南地區)有州黎丘(可能是指今淮南八公山,古淝水之戰的古戰場)。天下著名的丘有五座,三座在黃河以南,兩座在黃河以北(可能是指三黃五帝的埋葬地,如燧人氏、帝嚳在黃河以南的商丘,顓頊是黃河以北的安陽,黃帝在黃河以北的延安)。
玄武敦的意思應該是如玄武般的敦丘,且丘頂土方如鐵穹覆蓋,能出諸葛武侯類人物。
浮丘旁有圍繞的流水,后人祭奠時容易出現溺水等事故,所以里面提及禍及咽喉等等。這里面列舉的丘都是跟風水中的環境、地理有關,不好的情況都是不利于后人,環境不好容易出事故;跟《相山篇》選風水的情況很類似,比如哺乳丘類同玉女峰案;昆侖山狀園丘、天昭狀類同三臺案。文中有些名詞查詢不到資料,估計是在傳承中遺失、發生變化,只能根據文中描述情況自行腦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