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有道理嗎?
83 2025-07-04
先天十六卦
八卦是三爻卦、繼而生發成十六卦時、是第四爻次,就是十六卦生成的過程是有:
太極生兩儀為第一爻次;
兩儀生四象是第二爻次;
四象生八卦即第三爻次;
八卦的每卦上爻再各生一陽爻、一陰爻就是第四爻次。
從兩儀為界(陽從左邊團團轉、陰從右路轉相通)、左右兩邊各自生成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個三爻卦;從左邊陽儀為陽儀、右邊為陰儀、兩邊相加共十六。
先天十六卦象圖
卦總是以三爻取象,意在天、地、人三才。左右兩邊各不再從二儀取為卦的初爻、自各以四象的上爻為十六卦的初爻,(即以太陽、太陰、少陽、少陰的上爻為初爻),八卦中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八個卦的上爻為十六卦的中爻,再各自生發一陰一陽而十六卦成之。
即:由太陽為初爻的卦象有:乾?、兌?、離?、震?;由少陰為初爻的卦象有:巽?、坎?、艮?、坤?;由少陽為初爻的卦象有:乾?、兌?、離?、震?;由太陰為初爻的卦象有:巽?、坎?、艮?、坤?。
八卦配洛書:乾9、兌4、離3、震8、巽2、坎7、艮6、坤1此是八配象數;
四象配數是: 4、9太陽,3、8少陰,2、7少陽,1、6太陰。
由八卦圖知,象數的配值雖然簡單但必須熟記然后才能妙用,故在此重點提示!!!
乾9、兌4居東南,離3、震8居東北,巽2、坎7居西南,艮6、坤1居西北。
北為子,子、午、卯、酉居四正之界,子、午、卯、酉即后天八卦坎、離、震、兌。
河圖、洛書、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是一而不是四,只是各有所用,不能混淆。
八卦配洛書圖
先天三十二卦
由十六卦各卦的上爻生發一陰一陽,取三個爻位為單卦、六個爻位為重卦、而三十二卦是各八單卦的上爻為初爻、以十六卦的上爻為二爻而再生發成之。
以乾9為初爻生乾、兌、離、震;兌4為初爻生巽、坎、艮、坤;離3、震8余依此類推。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此圖依經而不變。秩序井然,規則彰顯。
易有三大規則:交易、變易,不易。
交易:是指卦象中的爻性相交;
變易:是卦爻相交則產生變化;
不易:是規則不變。
變易必須遵循不變的定律而變。例如:自然現象中的日、月出沒更退而為變易;日出于東、日落于西是不變的;出沒的位置是變動的,而產生四季卻是不變的。年年歲歲都如是。
易于天地準,萬物自然生,易理必定合乎自然之常理。用易理檢驗自然與人事無有不合。交易不僅形之交而更重要的是氣之交。形之交眼可見,氣之交何物可察?卦也!
切莫把“交易”認為是“簡易”。沒有交易、易是無法變化的,不知“交易”才會認為“簡易”。不管是從簡易到復雜、還是由復雜到簡易,這是許多人對易的變識,其所以然,簡易是由不斷變化交易的結果,具體到一陰一陽之簡單,而并非是言易本來變化的具體過程。
必定是因交易而產生象、數之變化,而五行的生克制化俱在其內。研“易”必定要究其“交易”才是正途!!!
先天易圖
正確了觧此圖是易經登堂入奧的必經通道,更是開啟易經玄奧之門的萬能鑰匙!
此伏義所畫之卦,以述自然之易,本無字天書。無字才是萬事萬象妙理盡涵的自然易道。
后文王演易作卦名、爻辭,孔子作彖辭、易傳、象傳,以述伏義之卦。即有后天之易。有了文字語言使后人學易更是方便,但文字語言卻又無法盡善盡美的表述自然之易的道妙,對易有所局限。其因是受人的慧智局限的根源,無論從何角度解析也都是易之一隅。總非俱全。
而今之學者,更多是沉浸在先圣的易之著述中。而忘卻易之本意、易之本易!!!
易,旨在天、地、人的合一媾通,給我們的全息思維模式。
天時間、地空間、而今究易之人亦變,三要素都變了,我們為何還要一直沉浸在兩千多年前先圣所講過的三百八十四個故事,及統稱“十翼”的作品之中呢?當然我不是反對學習先圣之作,而是提醒我們應該學習和運用易給我們的規律規則使我們走出歷史的圈子,解先圣所未解、及先人所未及。拓見易之新奧妙!更能接近自然之本易。
上圖是先天六十四卦圖,其成因以于前文逐一分解,此圖本人集讀易心得所繪制,圖中白色為陽、黑色為陰。白黑共一百二十六象,先天太極之陰陽共享,故陰陽各六十四。以征象六十四卦,分之三百八十四爻。卦與爻混元天成、陰陽對等、交媾演化、生生不息。
此圖只是一個定盤圖,隨時間周流圖中象數亦易,六十四卦之定名未改、卻位已變移。象易、數變、氣運改。
此圖合河圖、洛書、先后天為一體,象、數、理之集成,時間、空間與人間一處。色空陰陽與一道的自然之妙。
認真分析此圖能啟迪我們的整體全息思維、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縱向思維、橫向思維與側向思維、對稱思維與非對稱思維、靜態思維與動態思維、靈感思維與創意思維。這也正是易經給我們人類最大的貢獻。
當今社會流行的各派風水,幾乎都直接或間接與《天玉經》有關,歷來師傅授徒,怕泄漏天機,往往不立文字,而用心傳口授。但是堪輿學的涉及面廣泛而深奧,沒有文字難于掌握和記憶。《天玉經》是楊公授徒用的,弟子們通常只有經師傅口傳心授后才能掌握其中內容。就像深奧的迷語,很難猜出來,一旦告訴你謎底,你就會恍然大悟。《天玉經》是很多個互相交織的謎語組,只有猜出全部謎底才能正確掌握。《天玉經》從唐朝到現在已經傳了一千多年,能全面掌握的不知還有誰?也許全面掌握者還在走秘傳之道,大家不得而知。
一千多年來很多人去猜,猜出很多謎底,也不知對不對,各人按自己猜得的謎底去發揮,于是便生出許多流派,真叫后學者難于取舍。天資笨拙,經驗淺簿,但能虛心向能者請教,不斷向書本學習,發現問題愛尋根問底。我們的時代,是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在互聯網上,大家研究問題,無論距離千里之遙,瞬間即可勾通,這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把自己的見解供之于眾,希望得到師傅和同道朋友的指教或評論。
我的見解,或許很多人早已知道,但或為了奉行師傅告戒,或怕泄漏天機得到天遣,皆不愿說。本人請教過不少地師,得到了不少收益,但是這些見解不是直接從地師口中得來。因此公開這些見解,應不算違背師傅告戒。這些見解,是有了眾多地師的幫助,有了眾多堪輿書藉的啟示,經過長期學習實踐所感悟到的。
至于泄漏天機問題。我認為,天會懲罰那些危害人民的人,而不會懲罰對人民做好事的人。風水,用對了是利,用錯了是害。我檢驗過不少陽宅陰宅,發現出問題者,多為風水利用之不當也。其中犯殺人大黃泉者尤為甚也。我心中實在不忍,故把自己看法供之于眾,或許可以減少誤用風水造成的災害。假如我的看法不對,也許會引起堪輿界師傅和同道朋友的關注,大家合力,研究推廣避免犯大煞的理論,對減少誤用風水的災害有所幫助。
玄空大卦論陰陽宅,無論是立向或是吉兇判斷,均以玄空六十四卦為基準;雖然其陰陽五行旺衰自有理氣系統,但是究其源頭,六十四卦實是源自易卦之敘述,六十四易卦乃論玄空大卦之前哨。
關于交媾生成的變化
異性卦交而變陽,同性卦交而變陰。
六:49 6l 27 83 38 72 16 94 四:4l 69 23 87 32 78 l4 96
七:39 71 17 93 48 62 26 84 三:3l 79 13 97 42 68 24 86
八:29 8l 47 63 l8 92 36 74 二:2l 89 43 67 12 98 34 76
六:94 l6 27 38 83 27 61 49 四:96 14 78 32 87 23 69 41
七:93 l7 71 39 84 26 62 48 三:97 l3 79 31 86 24 68 42
八:92 l8 74 36 81 29 63 47 二:98 12 76 34 89 2l 67 43
一:99 l1 77 33 88 22 66 44 九:91 l9 73 37 82 28 64 46
天地定位,否泰反類,山澤通氣,損咸見義,
雷風相博,恒益互益,水火不射,濟既未濟;
一運貧狼,九運為弼,一九父母,六子出此;
巨門祿存,文生江西,武曲破軍,輔成江東;
一生一成,雌雄妙理,數中藏象,象必定數;
氣運互變,巒頭理氣,零正衰旺,離此無依。
濃縮的即是精華,書貴讀薄,釋之必厚。
卦有卦的陰陽、爻有爻的陰陽。交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惟一的不變就是變,變是易的唯一。兩儀、四象、八卦,而64卦、l28、256、512、l024、2O48、4O96卦……以至無窮盡之卦。無窮盡之多的卦也是64卦、64卦即是八卦。《周易》之“周”即是規則、定律、循環往退,周而復始。易之變必遵循于周,異性卦交而變陽,同性卦交而變陰,即是交易、變易的規則。爻性的交變一同此理,切記!
三元九運是玄空中的時間概念。
首先要說的是當今大多數玄空飛星中所用的三元九運,是洛書數由一至九,是為九個運,每運二十年,九個運共計一百八十年。
九運分三個甲子,每甲子六十年,又各分上中下三元;一二三運為上元 一運甲子至癸未、二運甲申至癸卯、三遠甲辰癸亥、三個小元運六十年是為上元;中元四五六共三運、下元七八九共三運。
其中四五六中元三運之中五運的二十年,前十年入四運、后十年撥入六運,四運和六運各有三十年,三元九運還是一百八十年。
看似合理,其實不然,因玄空飛星是屬于地理,是為巒頭理氣而用之,講玄空必不離巒頭,講巒頭必定不能離玄空,二者是為一表一里、一動一靜、體用相依片刻不能相離也。地理出自于易,必應合易理,絲絲入扣、自然而然,以上三元九運只是人為巧智的編排而己非出自于易。
九運即是洛書九宮之數,九宮亦對應天星北斗加輔弼九星九星照對九宮又各有卦象,卦象中又各有氣運之定數與變數,五生之極而恒居于中,十成之極而隨布于外恒常不變,五十有數而無象,數象氣運周流其中,此乃洛象之玄奧不可不察。
玄空挨星中的元運是由先天八卦的陰陽爻性而成定數的,陽用九 陰用六出自于易,故知一運坤,坤是三陰爻?陰用六,三六得一十八年。而陽用九以此推,二運三運四運各得二十四年,一二三四運共計九十年為上元,六運、七運、八運各自二十一年,九運二十七年,六、七、八、九運共計九十年為下元,上下兩元共一百八十年此乃出自于易也。
至于當今流行使用的玄空飛星對錯與否,待各位易友步入易之正途后便自可明辨,勿用吾再多言矣。
附:近代元運計算如下
公元1684年一運坤?主18年。
公元1702年二運巽?主24年。
公元1726年三運離?主24年。
公元1750年四運兌?主24年。
公元1774年六運艮?主21年。
公元1795年七運坎?主21年。
公元1816年八運震?主21年。
公元1837年九運乾?主27年。
公元1864年一運坤?主18年。
公元1882年二運巽?主24年。
公元1906年三運離?主24年。
公元1930年四運兌?主24年。
公元1954年六運艮?主21年。
公元1975年七運坎?主21年。
公元1996年八運震?主21年。
公元2017年九運乾?主27年。
其中先天運、后天運在此不多述,先天卦氣用先天運最為合理。
八卦氣運與卍字九宮
一三七九運為數之陽,卍字圖符左旋。二四六八運為陰數,卐字符圖右旋。左旋右旋是指符圖未端的曲折方向。世間對萬字符左旋右旋之爭、是不知其陽順陰逆之理。隨時運的周流必須活看它的運動規律。它是立體的、多維的、時間的、空間的、規則的、周流著、運動著、變化著的時空合一的圖符。它正合易之天心道妙直指宇宙時空運動規律的本象。其諸多妙趣盡在自悟中生。如下諸圖與注明只能作為夜行之明燈,且可一一遍照乎。
八卦氣運圖
八卦氣運與卐萬字九宮以先天八卦九宮為地盤,坤1、巽2、離3、兌4、中5、艮6、坎7、震8、乾9,靜寂不動;
卍萬字九宮為天盤、五入中恒常不變,而天、地、山、澤、雷、風、水、火,隨時運而周流。天盤加臨地盤當運卦成矣。每圖成卦有規則如下:
一、地盤、天卦皆五居中恒常不移,感通而臨治四方。
二、圖與書的老少陰陽四象、自始至終配合生成依經而不紊。
三、陽順陰逆必定依照一三七九、四二八六皆通中五而不亂。
四、四正為陽時四隅必定為陰,四正為陰時四隅必定是為陽。
五、天地、山澤、雷風、水火、對待交媾流行,依經而有序。
六、每圖相對之數皆合十;對待交媾之卦爻三陰三陽合正負。
七、五居中、十外成天卦與地卦合,變卦與河洛原圖理相同。
八、奇數?三七九與隅數四二八六,順序連線不入中。
奇數運:?三七九順行、四二八六逆行。
隅數運:四二八六順行、?三七九逆行。
九、每運皆不易之理,與河圖相合、跟洛書同理。萬變不離圖書之根本。
十、真正玄空挨星即是此,象數一體、氣運互變、零正旺衰、遵道合易,非巧智、非人力,自然而然。
八卦氣運與卐萬字九宮
一運八卦氣運圖
一運:九四、三八、二七、六一與天盤地盤同宮。
八個成卦是:
一、乾宮乾卦:? 二、兌宮兌卦:?
三、離宮離卦:? 四、震宮震卦:?
五、巽宮巽卦:? 六、坎宮坎卦:?
七、艮宮艮卦:? 八、坤宮坤卦: ?
一、三、七、九運為數之陽, 卍字圖符左旋。
二運八卦氣運圖
二運:八、三居老陽乾、兌位,四、九居少陰三、八位,一、六居二、七少陽位。七、二居六、一太陰位。
八個宮卦則是:
乾宮:大壯卦?,二、兌宮:暌卦?,三、離宮:革卦? ,四、震宮:無妄卦?,五、巽宮:升卦?,六、坎宮:蒙卦?,
七、艮宮:蹇卦? , 八、坤宮:觀卦?。
二、四、六、八運為陰數, 卐字符圖右旋。
三運八卦氣運圖
三運:七、二居于老陽九、四位;
一、六居于少陰三、八位;
四、九居于少陽二、七位;
八、三居于老陰六、一位。
八宮卦則是:
一、乾宮:需卦?, 二、兌宮:中孚卦?,
三、離宮:明夷卦?, 四、震宮:頤卦?,
五、巽宮:大過卦?, 六、坎宮:訟卦?,
七、艮宮:小過卦?, 八、坤宮:晉卦?。
一、三、七、九運為數之陽, 卍字圖符左旋。
四運八卦氣運圖
四運:六、一居于九、四老陽位,二、七居于三、八少陰位,
三、八居于二、七少陰位,四、九居于一、六老陰位。
八宮卦則是:
一、乾宮:大畜卦?, 二、兌宮:臨卦?,
三、離宮:家人卦?, 四、震宮:屯卦?,
五、巽宮:鼎卦?, 六、坎宮:解卦?,
七、艮宮:遁卦?, 八、坤宮:萃卦?。
二、四、六、八運為陰數, 卐字符圖右旋。
以上每宮天盤地盤皆以五入中而不移,余卦以此類推,以上是萬字洛書隨時運天心周流而卦運成之。
萬字圖符、世界各地在遠古的時候、就對它是有所崇拜的神秘圖符。它覆蓋著廣闊的地域和許多民族,如中國、印度、希臘、埃及、波斯等國家和地區,關聯著許多民族文化各大教派。
在中國的古建筑的木雕中隨處可見“卍”、“卐”形圖案,在絲織品、陶藝和金銀器物中都可見到其圖形。萬字與福、德、壽共義同解,唐朝才定為萬字。其象征千秋萬代、千子百孫,萬壽無疆、福祿吉祥、萬德圓滿等許多美好的意境。
佛教中據佛經記載:在佛的胸部有萬字符,釋迦摩尼成佛前胸部有金剛萬字圖符,頭發是五個萬字符形,佛的手足和身體其他各處也有萬字圖形,稱之為吉祥云海或吉祥喜旋,在佛教和苯教的用具,廟門,墻壁,經書等許多地方都有萬字圖符,佛教把他視為吉祥圖騰,象征佛法弘布,佛法無處不在,佛性無處不有遍及萬物,十方諸佛,吉祥萬德,圓滿通達,金剛不變,正固永恒,生命輪回,實性不滅。總之佛教是把萬符視為最吉祥的圖騰。
也有許多地區文化和教派把他視作生命的四個階段:出生、成熟、死亡、再生。一天中的四個時辰卯、午、酉、子,即:早晨、中午、黃昏,子夜。一年中的四季四時:春、夏、秋、冬,也是通天、地、人、靈四界的交流樞紐和媒介,通往輪回轉變之道,更是與周易之“周”同示周流輪回暗唅吻合。合四象、八卦。
基督教的十字,即是萬字拉直,萬字是十字折曲,萬字與十字同根互有。
萬字是洛書,十字是河圖。河圖:一六北方水、二七南方火、三八東方木、四九西方金、五十為土而居中,十居五外、五在十內;河圖用黑白圓點表示其數:奇數白點、偶數黑點,五是有一點居中、四點居外,通過中間一點連線外四點即是“十”字;五外是十、十外是生數,北一、南二、東三、西四,生數相加也是十;連線一、二、三、四就是“十”字。外成數北六、南七、東八、西九,成數相加得三十,再繼續連線也還是十字。河圖本身就是暗含一個大“十”字架。
洛書出自河圖,河圖出自于璇璣(玄機)之圖,玄機之圖就是龍圖三變。
《易龍圖序》原文:
且夫龍馬始負圖,出于羲皇之代,在太古之先也。今存已合之序尚疑之,況更陳其未合之數耶!然則何以知之?答曰:于仲尼三陳九卦之義,探其旨,所以知之也。況夫天之垂象,的如貫珠,少有差,則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于盈萬,皆累累然,如系之于縷也。且若龍圖便合,則圣人不得見其象,所以天意先未合而形其象,圣人觀象而明其用。是龍圖者,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
始龍圖之未合也,惟五十五數。上二十五,天數也。中貫三五九,外包之十五,盡天三天五天九并十五之位。后形一六無位,又顯二十四之為用也。茲所謂天垂象矣。下三十,地數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而為六,形地之象焉。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則一不配,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后既合也,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為之用。三若在陽則避孤陰,在陰則避寡陽。大矣哉!龍圖之變,歧分萬途。
今略述其梗概焉。
龍圖三變之第一變是龍圖天地未合之數,共五十五數,上二十五天數,地數三十居下,以天數共分五組,每組五數,四方與中間各一組,地數共分五組,每組六數,四方與中間各一組,天數地數各分五組,以示五致用,連線四方與中間,天數地數都成十字。
天數每組縱橫皆為三,五組共列縱橫亦為三,三組縱橫共計為九,三組五數縱橫共計為十五,此即陳摶《龍圖序》所謂“中貫三、五、九,外包之十五”。地數亦分五組縱橫排列,每組之數為六,亦即陳摶所說:“十(譯為三十)分而為六,形地之象焉”。天數有5個5數,共計25數,地數有5個6數,共計30數。天數25,地數30,合計55數。
白圈為天數、黑點為地數。第一變天數在上,地數在下,象天地之象,天數總合為二十五,地數總合為三十,天地之數各自分開。
日月星辰,人的壽命,都是有定數的,這一點東西方文化都有共識,只不過如何去解讀這個數,去解讀這個周期,就需要各自建立自己的模型了。
古代《易》學,乃至河洛數,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數理模型,盡量的全息的去解讀宇宙間萬事萬物的演化過程。
天垂象,象征天地的運行規律。這個天數、地數也代表事物運行的最原始狀態。這是有天文氣象依據的,就是五運六氣。
天數以五為單位,地數以六為單位。這里呼應《黃帝內經》天以六為節,地以五為節。天地間以五六之數互相節制,其規律就是五運六氣。同時,他們的排布,又按照四象五行的排布,所以這個數,并非憑空而來的,而是真正的全息的去模擬宇宙的真實運行規則。
龍圖二變為天地已合之位,天地相合,則天地之數交錯。天數為陽在上,地數為陰在下,天數上變為陽數一,下變為陰數二,右變為陽數三,左變為陰數四,五居中不變。地數:六數陰在下,七數陽居上,八數陰在左,九數陽在右,陰數十居中。
龍圖二變:天數上五組,其上一之數不動,去四個數;也就是“在上則一不配,形二十四”,其左五組,去一為四;右五組去二為三;下五組,去三為二;中五組不動。其上、中、右為一、五、三,共三個奇數;下、左為二、四,共兩個偶數,乃“參天兩地”之象。所去掉的十個數,則隱藏在地數圖中十之中。地數所變圖。
地數中六組,去一加于上六組為七;去二加于左六組為八;去三加于右六組為九;下六組不加任何數。其偶數組為六、八,奇數組為七、九,各居四方;中十亦為偶數組,來于天數去掉十。
圖中上面的五個組,即一二三四五之數,表示五行之生數;龍圖二變圖中下面的五個組,即六七八九十之數,表示五行之成數。
天象中的五個數,各加以五數,則成下圖地象之數。兩圖之數之點合為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數。天象和地象中各有奇偶之組,為天地已合之序位。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天地相交,事物一旦開始運行,有形的無形的各種因素開始就混合,共同起作用,在宇宙運行的作用力之下,結合了五個要素:五行。陰陽,就是事物正方的兩個方面,也可以理解為有形無形的兩種要素的影響,也可以理解為天地兩種力量對事物運行的影響。
上圖的排序是沒有問題的,和我們對一年四季,和四方的理解是一致的,是可以校驗的。隨著事物的進步發展,宇宙進程的進一步演化,開始要進入到三變階段了。三變也是最讓人費解的階段,也是所謂的千古之謎。
結合“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原則,我們把天地形象有形和無形的要素定出來。天象和地形是一對鏡面關系。考察了在地之形,也就是有形世界的觀察。
而對于“天象”人們幾乎是不理解的,人們去觀察天體運行,和從空中觀察地面的方位,有一個180°的翻轉,就是一種鏡面關系。
于是我們把龍圖二變的天象和地形圖,進一步,按照五行融合,融合過程得到下圖:
龍圖第三變,將第二變之圖的天數,上變下,左變右,而與地數相重置,一六重置在下為北屬水、二七重置居上屬火、三八重置在左為東屬木、四九重置居右為西屬金、五十重置乃居中屬土,五居十內、十在五外。一二三四生數在成數之內,成數六七八九居生數之外,這就是龍圖三變而河圖出于此。
龍圖三變
此變為龍馬負圖之形即今之河圖。陳摶龍圖三變說乃河洛學濫觴,配五行生成數據數演象,后世流芳。
“卍”符和“十”字架都是生命之樹,是由一陰一陽二爻組成的,一陽爻表示男性生殖符號,一陰爻代表女性的生殖符號。陰爻橫陽爻豎而組成十字。男女相交、雌雄媾精,乃生生不息之道。這正是風水巒頭理氣之原理。河圖洛書為理氣所用,理氣為巒頭所用。地理出于此、離此皆為虛妄。
“卍”符和十字穿越了古往今來、融會貫通了東方、西方,走進了佛堂、廟宇、神殿和教堂,超越了時空和地域,關聯著文化與宗教。而其最重要的意義是:關系到人類的精神、靈魂和生命,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卍”是宇宙的生命符號,生命之外有生命、宇宙之外有宇宙;無窮無盡,宇宙間互相連接并溝通。每一個宇宙即是一個“卍”,其“卍”又象征著它永恒與光明、蘊含著宇宙的大玄機與莫測高深的智慧及道妙。
天地宇宙,一切萬物,皆由無而來,從無而有,有而歸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永恒,無即為虛,有即為實。兩端空而中間實,天地人亦如是。永恒其實象只是階段性。只有時間長短和空間廣闊的不同,終歸于無至有有到無的周流循環中。
道、佛、神、安拉是超然于物外的主宰,而又是滲透于物之內的規則和定律。道、佛、神、安拉是由老子、釋迦牟尼、耶穌和穆罕默德在不同的地域,用不同的語言,告訴我們人類一個共同的事實真相。可知,道、佛、神、安拉是宇宙的一個共同體即統一性。老子、釋迦牟尼、耶穌和穆罕默德是世界的多元化。
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其共同信仰的是超然于物外的主宰,而易是研究其滲透于物內的規律,是宏觀與微觀之別,殊途而同歸矣。
哲學是理中之理,相互分析,彼此印證,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屬思維指導性。
科學,科是分類層次調理,學是知識學問,科學是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在一定的條件下的物質變化規律,與實驗實踐證實而不自相矛盾,屬實踐性。
玄學是一種與西方科學相對的理論,追求深遠悠久。本原本質:由生命即靈異,與哲學學理似,哲學即是推理。
哲學、玄學是兩端之虛無,科學是中間階段之實有。原始由來,窮終歸去,是玄學之真道,其無垠無際,且是科學之階段能實證、完善乎。兩端能概括中段,玄學可概含科學,科學而不能替代玄學。玄學給人類以推理思維、邏輯思維的空間,嚴謹求實的科學發展也沒有離開玄學的求原逐末,始于終的范疇。玄學和哲學可引領科學,科學可反證玄學,其實是對立而統一的。若棄兩端之虛無而不顧,只講中段之實的科學,而并非科學,也更不是科學的態度。宇宙是科學的最大課題,而生命是玄學及宗教的最大課題,其共同的課題既是宇宙與生命。
宇宙與生命由哪而來,又往何處而去?宇宙由無至有,無,是真有,應有的信息已完備,在未形之先;有,是形成之后。
生命是宇宙信息一份子,與宇宙同在,未形之先的宇宙,已有了生命之因(即種子)。種子加外緣條件的成熟,即生命的出現。否則,便沒有生命的到來(如雞蛋是有生命之因的,遇上了外緣適溫的條件,就能孵化去小雞;石頭是沒有生命之因的,任何外緣的條件都不能使它孵化去小雞來)。宇宙與生命是由無至有的一個階段,是終歸于無,此無即是轉換與變化為其它形式形態的過程。因為生命是宇宙的一份子,宇宙未滅,生命即存,只是生命形式在周循變化而已。
生命的過程兩端虛無而中實的,人生中過去的年歲月日、時刻分秒將一去不復,化為虛無,未來亦在黑暗虛無之中。生命只是乘在時光之箭上僅存片刻之實,便幻化為虛的匆匆過客。我們追求讓生命在未來的每一刻都生存在吉祥幸福和美好之中,那么就有了避兇趨吉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