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灶口有四不對,祖宗延續(xù)千百年,都是哪4不對?
在農村,灶口是非常重要的,關系著一家人的吃飯問題。一般,農村地區(qū)在建造房子之前,首先要確定好廚房的位置,尤其是灶口的位置。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現在很多人都在農村蓋上了小別墅,家里也用上了電磁爐甚至是天然氣,但是很多村民家里還是會專門為灶口留一個位置,由此可見灶口的重要性。

x
其實,老祖宗認為,灶口不僅僅是一家人做飯的工具,更關系著子孫興旺,關系著一家人的財運,建造灶口時,講究“四個不”。
第一不:不能面向西北方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金木水火土共同構成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而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又和這五個元素是分別對應的關系,這是老祖宗們的智慧,也是老祖宗們對于世界、對于地理的認知。
老祖宗認為,中國人做飯是離不開火的,因此灶臺是屬火的,而西北方向是對著天門,屬于不吉利的象征,因此,灶口的位置可以對向任何方向,唯獨不能對著西北方,不然會導致灶火熄滅,一家人餓肚子,這家人的氣運也逐漸消耗殆盡。
其實,這種看似迷信的說法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我國位于地球的北半球,所以在冬天的時候,免不了會有呼嘯的西北寒風,如果灶口對著西北方向,寒風吹進來,可不就吹滅了灶火。

第二不:不能面朝窗戶
我們在建造房屋的時候,一般都會留下窗戶,如今,大多人認為,窗戶是為了通風換氣,同時也是為了讓陽光照進來讓家里更溫馨。老祖宗們卻不這么認為,老祖宗覺得,所謂窗戶,不僅僅是房屋的一個組成部分,更是“眼鏡”一般的存在,是聚集家庭氣運的地方。
如果正對著窗戶建造灶口,那么家里的一動一靜便都傳了出去,而家里的好運氣也慢慢的散出去。這導致全家人的氣運越來越差,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稱心如意。
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但是古代的窗戶不夠嚴絲合縫,遇到刮風下雨的天氣,漏雨漏風是常有的事,所以如果對著窗戶,灶火是很容易熄滅的,另外,做飯的時候也容易被風吹日曬,所以灶臺不對著窗戶也是好事。

第三不:不能面向門
古人認為,門代表了一家人的財運,也代表了一家人的臉面。所以古代的鄉(xiāng)紳一般會把房子的門修建得特別豪華,而一些小家小戶即便家里沒有多少銀兩,也會盡可能地打造一扇好看的門,而一些落魄戶只能把木材捆著做簡易的大門。
老祖宗覺得,灶臺是自己家里的寶貝,是不能被別人奪了去的,所以灶臺千萬不能朝著門,不然自家每日的吃食就都被人看了去,很容易被賊惦記上。另外,門是家庭氣運流通的地方,門前門后都應該是寬敞明亮的,這樣才能讓好運暢通無阻地進來。
如果執(zhí)意在門前建設一口灶臺,則會導致家里的牲畜生病,家里的財運也會慢慢變差。所以古人在建造灶臺的時候,都會特別謹慎小心,一般離門遠遠的。

第四不:不能對著廁所
古人把廁所稱之為茅房,認為茅房是最臟的地方,尤其是在深宅大院中,負責廁所衛(wèi)生的下人是最低等的。有條件的大戶人家在如廁的時候,甚至會在如廁時讓下人提前備好香薰,由此可見對茅房的嫌棄程度。
所以,古人在建造灶口的時候,非常忌諱對著廁所,認為茅房是藏污納垢之處,是非常不吉利的。其實,現在的人在建造廚房的時候,也會盡可能地和衛(wèi)生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倒不是說衛(wèi)生間藏污納垢,只是在大多現代人的心里,衛(wèi)生間再干凈,還是有細菌的,所以應該盡可能離得遠點。

以上這“四個不”都是祖宗在建造灶口的時候非常忌諱的地方,這種習慣已經延續(xù)了上千年,如今很多農村地區(qū)依然在堅持這一傳統(tǒng),但是也有不少年輕人不了解這些習俗,在建造廚房的時候,會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做事。
千百年來,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太多風俗習慣,這些習慣雖然延續(xù)著,但是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似乎有很多都是站不住腳的。按照當今的科學觀來看,廚房的建造位置沒有特別忌諱的地方,只要能保持干凈衛(wèi)生且安全,就已經足夠了。你怎么看待建造灶口的“四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