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鸚鵡最忌諱的5件大事:新手必看,避免“踩雷”!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都是經驗所得 免費分享給大家 覺得寫得好的收藏加關注 感謝支持
文 | 自由哥
作為一個養了好幾年鸚鵡的“資深鳥友”,我從起初的新手小白,到現在能看懂鸚鵡的“肢體語言”,一路走來可謂是交了不少學費。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養鸚鵡最忌諱的5件大事,希望你能少走彎路,給咱們的羽毛朋友一個健康、幸福的小生活。
1. 籠子太小,害了它的“天性”
很多人剛開始養鸚鵡時,圖方便或者為了省錢,會隨便買個小籠子,甚至覺得只要關住它就行。其實這完全是錯的!鸚鵡是天生喜歡飛的動物,關在狹小空間里,會讓它們失去活力,甚至產生心理問題,比如不停啄羽毛或者發呆。
我當時養第一只虎皮鸚鵡時,就是買了個小籠子,結果小家伙沒飛幾天就變得懶洋洋的,看著讓人心疼。
我的建議:
籠子越大越好,特別是橫向的空間足夠寬,方便它們短距離飛翔。根據鸚鵡的種類選擇合適的籠條間距,小鸚鵡建議1厘米以內,大型鸚鵡則可以稍大一些。在籠內安裝一些玩具和棲架,比如鈴鐺、秋千,這些東西會讓它們很開心。2. 飲食隨便,越喂越糟
“鸚鵡吃點瓜子和大米不就行了?”這是很多人的誤區。我當年剛開始養鳥的時候,也天真地以為鸚鵡愛吃什么就可以隨便喂,結果一只牡丹鸚鵡因為吃了太多高油脂的瓜子,得了肝病,最后沒能救回來。那次教訓讓我意識到,鸚鵡的飲食可不能隨意。
建議:
基礎糧:專用的鸚鵡飼料是必備的,可以從寵物店或網上購買。新鮮蔬果:比如蘋果、胡蘿卜、玉米,但千萬不要喂它們洋蔥、巧克力、牛油果等有毒食物。蛋白質補充:每周給它們少量煮熟的蛋黃或豆腐,但切記不要過量。堅果零食:每天一兩顆瓜子或者核桃就夠了,不要喂太多高油脂食品。3. 環境差勁,問題頻出
養鸚鵡的人都知道,它們對周圍環境的要求特別高。如果你把籠子放在電視機旁邊,或者空氣不好、煙味大的地方,那就是在慢性“謀害”它們。說個真事兒,我有個朋友養玄鳳鸚鵡,籠子放在廚房旁邊,結果油煙熏多了,鸚鵡肺部感染,差點送走。
建議:
遠離污染源:比如廚房、廁所,煙霧或者化學氣味會直接影響鸚鵡的呼吸系統。適宜的溫度:鸚鵡喜歡溫暖,冬天要注意保暖,但不要直接用空調或暖風吹。靜謐的環境:晚上一定要讓鸚鵡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避免開燈或者制造噪音打擾它們。4. 病了不管,延誤治療
鸚鵡的身體其實挺嬌貴的,但它們不太會表現出“我生病了”。你可能覺得它只是沒精神,或者拉稀是“吃壞了肚子”,但實際上,它們可能已經在發出求救信號了。我之前養的一只太平洋鸚鵡,因為一時沒注意到它糞便顏色異常,結果等發現時已經嚴重脫水。
建議:
每天觀察:鸚鵡的羽毛、食量、糞便都是判斷健康的關鍵,如果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提前預防:比如定期給它們清理籠子、洗水壺,保持飲食衛生。學會急救:如果鸚鵡著涼了,可以用溫箱保暖;如果有外傷,簡單處理后盡快送醫。5. 忽略陪伴,導致心理問題
鸚鵡是非常聰明的小家伙,它們需要和主人互動。如果你只是把它們關在籠子里,幾乎不和它們“說話”,它們很快就會變得郁郁寡歡,甚至啄掉自己的羽毛。我曾經有段時間工作特別忙,回家后累得不想管它們,結果發現小太陽鸚鵡竟然啄禿了胸口的毛!當時真是又愧疚又心疼。
建議:
每天抽時間陪它們玩,不管是逗它們說話還是訓練動作,互動越多感情越深。如果你實在太忙,可以考慮養兩只鸚鵡,讓它們有個伴。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它們每天在室內放飛一段時間,這會讓它們更開心。最后啰嗦:
養鸚鵡是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但也需要你的用心和責任。記住,鸚鵡不僅僅是寵物,更是你生命中的小伙伴。避免以上五大忌諱,它們一定會因為你的用心呵護,變得健康快樂。
養鸚鵡,不只是興趣,更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