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學知識之門派
唐代之后,風水學分成兩大流派:理氣派和形勢派。
理氣派主要由陳摶、王伋創建。陳摶為五代末北宋初著名道士,被周世宗和宋太宗分別賜號為 “白云先生”“希夷先生”。為中國太極文化的創始人。王伋,宋代堪輿家,祖籍洛陽,祖父王處訥為五代時仕周為司天監,因與樞密使王樸爭議歷法,貶至江西贛州。王伋屢試不第,忿而改攻地理,后隱居于松源鎮。理氣派講究理氣、方位、卦義、宗廟,主要活動在福建一帶。
理氣派以河圖為體,洛書為用,先天八卦為體,后天八卦為用,又以八卦、十二地支、天星、五行為四綱,講究方位,有許多煞忌,重視羅盤定向,陽山陽向,陰山陰向,分支眾多,如八雜派、命理派、三合派等;
形勢派由楊筠松、曾文辿創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臺地理事。黃巢破京城后,他斷發入昆侖山,后到虔州(江西贛州),以地理術行于世,民間稱救貧先生。曾文辿是三僚曾氏開基祖,楊筠松的首座弟子。隱居雩都虔州崇賢里黃龍寺時,緣遇楊筠松,被其風水學識所傾倒,遂拜為師,朝夕跟隨,后云游山川,尋龍捉脈,漸通堪輿之大道。形勢派形勢、形法、欒體,主要活動在江西一帶。
形勢派重視龍、穴、砂、水和定向,捉龍尋脈,把地形、地市特征形象化,形勢派實踐更豐富,忌諱較少。容易接受和理解,傳播范圍廣。
形勢派龍脈:矯健婉婷的山脈。穴:龍的巢穴。砂:龍穴四周的山。水:環繞龍穴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