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村,被稱“風水第一村”,村中400多風水師,有人年收入2
194 2025-07-27
明明洪武三年冬,紫金山巔的觀星臺寒風刺骨。劉伯溫的羅盤指針在長白山方位瘋狂旋轉,銅質天池竟“咔”地裂開細紋。朱元璋的嗓音裹著腥風傳來:“東北天象赤紅如血,朕夜夜驚夢,見黑龍破關!”劉伯溫垂首盯著羅盤裂縫中滲出的水銀——那分明是昆侖龍脈的血液,此刻正指向帝國最危險的秘密。
奉天殿的蟠龍藻井下,朱元璋拋出鎏金密匣。匣中并非奏章,而是一卷斑駁的《禹貢九州脈絡圖》,燕山以北的墨線被朱砂反復描紅。“前朝至正年間,黃河清三日,欽天監奏報長白山地動,有紫氣沖霄七日不散。”皇帝指尖劃過遼東,“朕要卿踏遍山河,凡非朱氏龍氣,盡斷之!”
劉伯溫的斬龍之旅始于無錫龍山。他命三千軍士假扮商賈,沿街叫喊:“龍山黏土可塑金身!”當百姓瘋狂挖土燒制泥人時,他登上云車俯瞰。山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塌陷,地氣蒸騰中隱現龍形哀鳴。是夜暴雨,親兵呈上浸透血雨的鱗狀石片,上書契丹文“景宗葬此”——此處竟是遼帝潛陵!
最慘烈的交鋒在青海貴德。梅茨山龍脈夜間自動合攏,挖開的山體次晨恢復如初。當地薩滿獻計:“須以觀音悲憫鎮龍怨。”當鎏金觀音像矗立山巔時,十萬民夫終于掘穿龍頸。暗紅色泥漿噴涌如血,工兵在巖層里發現被鎖鏈貫穿的西夏王冠,冠上珍珠遇風即化。
蘭州黃河畔的伏龍行動更顯詭譎。劉伯溫揮劍指向皋蘭山與九州臺對峙形成的“雙龍飲河”之局,三千銳士鑿出大豁峴缺口。血紅色泉水順山勢流淌,染紅了方圓十里的土壤,此地遂名“紅山根”。工匠在龍尾處修筑四座墩臺鎮壓,墩基埋下刻滿《楞嚴咒》的生鐵,今稱“伏龍坪”。
隴南白龍江畔的斬龍之戰則充滿巫術色彩。當燒紅的鐵鋸切開龍筋時,江面浮起百具魚尸,魚眼皆呈人瞳狀。被“龍血”濺到的孕婦當夜流產,產下青灰色肉團。劉伯溫急令軍士鋪草木灰掩蓋血痕,此地故名“灰崖子”。三日后,士兵在斷龍崖頂捕獲白鱗巨蟒,蟒首竟有未角化的龍冠。
當劉伯溫抵達長白山時,天象驟變。北斗第七星搖光忽明忽暗,雪幕中八條龍影翻騰搏殺。隨行道士拋出八枚永樂通寶卜卦,錢幣全部豎立旋轉——這是“天機不可泄”的兇兆。
在溫泉氤氳的巖洞里,羅盤金針炸成碎片。劉伯溫以蓍草占卜,得《易經》第二卦坤為地:“上六,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卦象未落,洞頂冰錐暴雨般墜落,他懷中的洪武通寶突然熔成金液,在地面凝成“甲申”二字——百年后李自成破京之年!
當夜神諭入夢:白龍口銜玉璽撞向紫微星,璽文赫然是“萬歷四十七年”。驚醒時,親兵急報發現龍穴,穴中水晶柱內封凍著女真薩滿祭器。劉伯溫突然焚毀所有勘測圖冊,向南京八百里加急:“長白乃華夏鎮山,斷之則北疆氣散,胡馬必破關!”
返京途中噩耗頻傳。無錫泥人作坊突發地陷,三百工匠葬身龍形裂縫;梅茨山觀音殿遭雷擊,檀木脊檁流出猩紅汁液;更駭人的是伏龍坪四座墩臺一夜傾頹,守軍皆七竅流血而死。親隨捧著染血的《斬龍錄》顫抖:“大人,這是龍怨反噬啊…”
奉天殿的質問如冰刀刺骨。朱元璋甩出遼東流民圖:“卿為長白龍脈作保,可知女真已稱汗建州?”劉伯溫注視丹墀上盤繞的金龍藻井,突然咳出血塊染紅玉笏:“臣斬龍九十九,留一脈續華夏元氣。若盡絕地氣,三百年后神州陸沉!”
死亡如影隨形。歸鄉途中,坐騎在桐柏山突然人立而起,將他甩向“天鵝抱蛋”風水穴。當夜背生毒瘡,醫者挑破膿血時,驚見瘡口嵌著龍山鱗石。胡惟庸奉旨探病時,他盯著對方腰間螭紋玉佩慘笑:“五年后,淮西獄起…”
青田墓園秋雨瀟瀟。劉伯溫拒用楠木棺槨,只囑以草席裹尸。下葬時抬棺繩忽斷,棺木墜地裂開,露出他緊握的龜甲,上刻卦象“火風鼎”——應驗二百年后萬歷帝罷朝三十年,大明國運如鼎足崩裂。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馬蹄踏破紫禁城。有老太監看見奉先殿太祖畫像雙目流血,畫中朱元璋手指東北,龍袍下擺的墨色竟褪成長白積雪。而在山海關外,努爾哈赤的子孫正打開沈陽地庫,捧出當年劉伯溫埋下的薩滿神鼓,鼓皮赫然蒙著寫滿漢字的龍脈圖。
斬龍偈
金針裂處天機泄,血泉涌時地脈絕。
留得白山玄冰在,猶照甲申煤山月。
2004年,吉林長白山天池畔出土明代祭祀玉圭,圭身陰刻“鎮北龍”三字,裂隙中殘留水銀與朱砂混合物。而南京明故宮遺址修復時,工人從斷裂石柱里發現青銅匣,內藏九十九枚帶刻痕的鱗狀玉片——每片都對應著一條被斬的龍脈。當玉片在博物館燈光下排列時,陰影竟投射出第一百片空缺的形狀,與長白山輪廓驚人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