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記得在墻角放一枚一元硬幣,不是迷信,看完漲知識
60 2025-07-27
2025年5月28日傍晚,本市企業家王志強突發心梗入院。這位昔日叱咤商海的風云人物躺在監護室里,曾經圍著他轉的親友卻遲遲未現身。此時距他母親葬禮過去僅三天,靈堂上子女們為爭奪遺產撕破臉皮的場景仍在街坊間流傳。
五年前老城區拆遷改造項目中,四戶拒絕拆遷的居民突然集體改口。知情者透露,這背后是開發商暗中指使地痞連續半個月深夜砸玻璃、潑油漆所致。當時有位攝影師悄悄記錄下全過程,這些影像資料最近在短視頻平臺獲得百萬轉發量。
城南農貿市場的老張頭蹲在墻角抽旱煙,攤位上還擺著沒賣完的活禽。三年前他帶頭舉報市場私宰病畜,結果自家店鋪連續遭人打砸,如今兒子考公政審屢屢受阻。隔壁攤主老李搖頭嘆氣:"當年要是沒逞那個強......"
三周前的家庭調解室里,王家兄妹的爭吵聲震得玻璃嗡嗡作響。八十七歲的王老太太攥著診斷書縮在角落,三個子女正為房產證上的名字吵得面紅耳赤。大女兒拍著桌子嚷道:"當初爸走的時候,媽把金鐲子都給了老二!"二兒子冷笑著翻舊賬:"姐你忘了?前年住院費可是我墊的。"
這個曾經和睦的大家庭,十年前因城中村拆遷獲得七套回遷房開始變質。老太太堅持留著兩套房養老,卻成了子女們心里解不開的結。去年重陽節家庭聚會,小孫子無意間撞見大伯母往奶奶的降壓藥里摻安眠藥。
上個月老太太下樓摔倒,住院期間子女們輪流陪護時的表現讓護士都看不下去。大兒子在病房里大聲接聽股票電話,二女兒帶來的飯菜永遠是昨天的剩飯,小兒子干脆花錢雇護工頂班。主治醫師私下搖頭:"這家人陽氣太重,陰德怕是耗空了。"
時間倒回2018年春天,建材商周老板在酒桌上眉飛色舞地講述發家史。當年他靠岳父給的二十萬啟動資金起家,卻在生意做大后連夜轉移資產離婚。"那老東西到現在還住著筒子樓呢",他灌著茅臺跟新合伙人炫耀,完全沒注意對方逐漸僵硬的臉色。
去年冬天,周氏集團資金鏈斷裂的消息傳開時,合作十年的供應商老劉正在菜場挑帶魚。接到催款電話后,他把手機揣回兜里繼續跟攤主砍價:"這魚肚子都破了,再便宜兩塊。"轉身時棉鞋踩在結冰的路面上,留下串歪歪扭扭的腳印。
城西棚戶區拆除現場,流浪狗阿黃瘸著腿在瓦礫堆里翻找食物。三年前它還是某網紅直播間里的"明星",被主人強迫表演跳火圈賺打賞。后來左前爪燒傷感染,就被扔在建筑工地自生自滅。志愿者小趙蹲下身投喂火腿腸時,阿黃夾著尾巴后退了五六米。
夜市燒烤攤飄來的濃煙中,幾個紋身青年舉著手機直播。他們用鐵鉗夾住青蛙后腿,在二十萬觀眾的起哄聲里往烤架上按。攤主老吳轉身從冰柜底層掏出袋發黑的肉串,這是上周城管突擊檢查時藏起來的存貨。
急救室的紅燈還亮著,王志強的秘書在走廊來回踱步。手機屏幕上是三十多條未接來電,備注都是"重要客戶"。昨夜他陪老板在會所應酬到凌晨三點,席間灌下去的四瓶茅臺此刻正在病人血管里橫沖直撞。
這位白手起家的實業家,十年前曾是敬老院的模范志愿者。自從轉型做互聯網金融后,辦公室風水陣越擺越復雜,供桌上的貔貅從銅制換到純金,卻再沒踏進過母親獨居的老房子。去年重陽節,他給寺廟捐了輛奔馳做供養車,卻忘記那天是老太太八十歲生日。
住院部樓下的花壇邊,護工小陳正在啃冷饅頭。手機里播放著老家表妹發來的視頻:臥床三年的外婆抓著她的手比劃,說想吃鎮東頭王婆做的米糕。她抹了把臉,把剛發的工資全轉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