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擺放植物的忌諱和注意事項
157 2025-07-03
從《道德經》來看,老子是一個悟道者,這是毋庸置疑的。
所謂“悟道”,即是與心智徹底脫離,不評判、不抗拒、不執著,也就是老子說的“無為”,從而與道、或者佛、或者本體相聯結,獲得一種超凡脫俗的生命體驗。
這種境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幾千年來,人們試圖為“悟道”命名,于是就有人把“悟道”稱之為“靈性開悟”。
靈性是我們每個人的天賦的智慧,是參悟智慧的智慧。有靈性的人,是能夠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極致的人。人有渾人、俗人、凡人、賢人、仙人。能夠達至靈性開悟的人是仙人。其他人都是生活在本能和欲望之間,或是生活在情感和理性之間。所以每個人都要盡力修煉自己的靈性,讓自己變得純粹自然。
紅塵中可否成仙成道?如果能,就是讓自己達到靈性開悟的境界。在我們的靈性沒有開悟之前,我們根本就不是自己所能了解的那個人,我們只是一些由原子、細胞組成的物質存在,我們的靈性空間是封閉的,內心深處的能量是沉寂的。
每個人的靈性空間都會揭露一個真相,我們其實就是宇宙的根源,我們的身體潛藏了宇宙生命所有的信息。魚并不知道自己在水中游,我們也同樣被層層包裹的自己所掩蓋。科學已經證明,意識是可以獨立軀體而存在。所以,另外一個時間和空間,一定有我們過去意識的存在,我們能觸摸到的思想,只是過去的意識與能量在肉體中的外化而已。
據我所知,大約在2500年前,已有人類開始意識到我們的本質是能量。從此以后,所有開悟的人都在說,“靈性的開悟會終結人類的痛苦”。毋庸置疑,這將結束人類的苦難!
所有的痛苦都源于個體與整體分離的幻覺。幻覺讓我們覺得,我們是一個為生存而掙扎的人。幻覺讓我們相信由無數的原子組成的身體只不過是一個肉體而已。
然而,如果我們意識到自己就是能量,我們的身心只是能量,所塑造的只是短暫的幻影,那么,我們將欣然地接受死亡,我們的心智即是幻想。
因為真實的“我”永遠只是一個能量而已。如果我們這樣思考,那個在我們腦海里操控“我”的聲音就會變得蒼白無力。從此以后,我們再也不會被那個聲音所控制,我們的人生就會變成一場精彩的游戲。
就像在現實生活中,即便是我們聽著同樣的一首歌,看著同樣的一處風景,遇到同一個人,但每個人的所思所感往往都是千差萬別的,這就如同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對于我們所遭遇的任何一件事情,我們擁有什么樣的悟性,往往決定著我們今后人生道路的起起伏伏。
即便是同樣的陷阱和錯誤,有些人可能一直重復著哪怕是一生的長度直到生命的終結為止。而有的人卻可以再一再二不再三,孔子說君子不貳過,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他強調的是人要善于自我反思和覺悟,我們的人生道路才能有所順暢。
我們常說,快樂都是相同的,苦難才是各種各樣的,可見,苦難是如此“豐富多彩”。如果我們認知到苦難就是幸福的起點,苦難也會是一種幸福,這也是悟道的過程。
其實,悟道沒有那么復雜,悟道就是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一生都沒有覺悟過,沒有想過自己的人生該何去何從,任憑命運之手推著我們前行。其實,命運對于我們來說是可以主宰的,命運是可以靠自己去改變的。至少我們可以通過努力讓自己變得比現在更好。改變命運要靠自己,別人是幫不了我們的。有些事我們是可以通過努力改變的,關鍵是要找到解決的方法。人類的認知維度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自然法則中眾生都是在金字塔的底部或中間,而只有少數人是在金字塔的頂部,他們是悟道者中的一部分。也就是開悟的人,這些人并不是用俗世中的金錢和名利來衡量,而是思想和心靈境界的升華和提升。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俗世中,追求金錢和名利的人,在追求的過程中是痛苦的,而我們看到的只是這些人追求成功后所得到的一切,很少看到他們成功背后的不為人知的另一面。所以,很多世俗中的人就會拼命地擠在他們之中,苦難和煩惱就會接踵而至。
在普通人低維度的認知里,如果能夠覺悟不斷提升認知維度,遇事不會怨天尤人而是通過自身反省找到答案,成功和失敗都會坦然面對。我們也許成不了一個開悟的人,但至少我們可以成為一個覺悟的人。
有的時候,當愛體現在英雄和美人身上,就叫做羅曼蒂克。有的時候,當愛冠名在圣賢和烈女身上,就叫做至死不渝。
只是人生中有多少那樣的人呢?有多少人?不能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那樣,也不能說我們每個人一次也沒做到,更不能說那些做到的就沒有一次或者幾次沒有做到。只能說,平凡是上天賜給我們每個人的權利,放棄也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權力。我們同樣可以選擇平凡,也可以選擇放棄平凡,因為可能只是一件事情或者幾件事情就會促使我們選擇了放棄平凡。但是,無論我們如何選擇,在我們生命中的更多時間里,我們是平凡的。
同樣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多的時間里選擇了平凡,也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多的時間里選擇放棄平凡。牛頓、愛因斯坦、祖沖之他們平凡的時間占了一生的很大比例,因為這就是命運。沒有誰能完美到成為完人,從神壇上走下來的偉人也有那么多的失誤。按理說,叱咤風云的他們受萬人矚目敬仰,應該不會有任何污點的,但是,他們也有平凡的一面,可能是過去,可能是現在。
你不是說想要平凡嗎?你想要愛嗎?你想要朋友嗎?你想要享受嗎?而這所有的一切,正是開悟的內容!但是在不同的人的心靈世界里,每個人的開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反對愛;有的人反對平凡;有的人反對友誼;有的人反對享受;有的人反對自己本性所自然尋求的每一樣東西。
而這所有的反對,都證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每個反對者都是大毒害者。
但是,如果你來找我,你就找對人了,我在這里的意思是要對你說:我在這里所敘述的開悟是屬于世俗的。我想要告訴大家的是超越“我只是身體”的觀念。在我們領悟了這個核心觀念后,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本身就處于自己所擁有的時間和空間里面,而不是在時空之中。一旦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了悟的主要障礙就消除了。
寂靜法師說:“當一只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牛奶’;當改裝菜油的時候,我們會說‘這是菜油’。只有當杯子沒有裝任何東西的時候,我們才說‘這是一只杯子’。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學問、財富、權勢與成就的時候,我們就已經不是自己了。我們往往是擁有了一切,卻不能擁有自己;找到了一切,卻找不到自己。”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清空自己的杯子并清潔它,只有我們帶著空杯的心態,帶著陌生的感情用心去體驗,我們才會知道“我是誰?”無論我們去和任何人相處或去到任何地方,我們都不要先讓自己的語言做出主觀的評價。我們一定要先去體會,讓我們的靈性飛翔,讓人與風景先進入我們的大腦,我們的智慧就處于被激發的狀態,靈性就會開始提升,我們就能進入了悟的境界。
所謂了悟,就是認識到,鎖住我們的門(無明),也是讓我們出去的門。“我是”即是門。住在“我是”這里,直到它打開。事實上,門是開著的,只是我們不在門口,我們只是停留在畫出來的門那里,而這“假門”永遠是不能打開的。
佛經有云:身非有我,亦非無我。不二自在,名為真我。
解釋一下:“我”的一切本來并非我所有,但是,也不是說“我”就不存在;一切不做區分,不挑挑撿撿,來者不拒,去者不留,照單全收,不做妄想,這就是真我。
活出真我的風采,并不是一定要多么成功,多么了不起,真我就是融入天地,融入大道。孟子說,萬物皆備于我。莊子說,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
如果我們能夠作出這樣的區分辨別:這是好的東西,我很喜歡;那是壞的東西,我很厭惡,那么,我們就永遠在癡心妄想的“相”上面糾纏,永遠不會獲得真正的自在和解脫。沒有分別心,就會生起清凈心,修行之人,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有了妄念怎么辦?——不要緊,止于第一念。
比如說,地上突然出現一大堆鈔票,我們看見時,可能內心一陣歡愉,可能會出現一個念頭:哎呀!發財了,這瞬間油然而生的欲念,就是第一念。
但是,這個欲念并非來自真心,而是妄心來干擾我們的。這個妄心從哪里來的呢?來自那些受業力牽引,打壓我們的力量。
我們此時就要警醒,不能跟著這個欲念走,念起即止,第一念不會造成傷害,但是一定要止于第一念。
念起即止,就是這么簡單的四個字,卻可以從此入門,修禪入定。
但對于普通人而言,擺脫塵俗桎梏,不受定數主宰,心靈自由到極致,這才算活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枉人間走一遭,再多錢財也買不到,再多名利也換不來。
人有本性的磁場和靈性的磁場,相互交匯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和修行的境界,不可避免會出現理智和非理性的意識能量沖突,若不能有效的控制就會使磁場發生劇烈的變動,而影響世間萬物演化的秩序。靈性空間的磁場能量與宇宙的能量共振相合,人就在對世界進行改變。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的能量都是外顯的能量,與宇宙深處的能量或者與靈性空間的能量相比,都是屬于很小的一部分。世間眾生和萬物都帶著自我的能量,并與宇宙深處的能量發生連接,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所有意識能量在第四維空間的累積,也是人類所有智慧與靈感的源泉。
自我(小我)就像一面彎曲的鏡子,縮小、扭曲了影像。移除所有屬于頭腦之物(知識),留下了“空”,留下了純粹的意識之光——存在。正如一個房間的所有傢具、物品都搬走了,只剩下一個可供使用的房間,即使連墻壁也被推倒,而空間依然會留下。這便是超越時空的實相的此時此地。
向內走,進入一種狀態,類似于清醒的睡眠狀態,在其中我們就可以覺知到自己,但沒有世界。在那狀態中,我們會毫不懷疑地確知,在我們存在的根源處,我們是自由和快樂的。唯一的麻煩是,我們會沉迷于體驗,并且太留戀自己的記憶。此時,我們就要明白,真實的一切恰恰相反,我們所記得的,從來都不是真的,真實只在當下。
“我能看到我是虛假的”這句話,包含了解脫所需要的一切。思考它,深入它,到達它的根源,它就會起作用。因為善性的存在,愚昧會被耗盡,然后出現所有新的形態——冷靜、無執、棄絕、超然、不變。
正所謂,今天腦門上流的汗,都是當年腦子進的水。
所以說,人類最高的靈性開悟的狀態就是我們在三維空間所能發出的能量,能夠與更高維度的靈性空間相連接,一個人修煉出的魂聚力就是這樣一種能量,讓我們可以在第四維空間感知紅塵世界。
人的修行達到超凡脫俗的狀態,就是這種感覺。人之所以被稱為小宇宙,就在于這個小宇宙,它可以引爆更大的宇宙能量。人之所以能夠通過修行得到解脫,了生死,就是靈性開悟后而看透世間萬物。
靈性空間能量釋放,讓我們在這個宇宙無處不在。所謂永生也不過如此,最后我們脫離了世間所有痛苦,這大概就是我們人生最極致的追求和體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