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睡覺不能頭朝西,腳朝東”,啥意思?頭朝西真的不好嗎?
197 2025-07-10
梅州大埔張弼士故居。張弼士,1841年生于廣東梅州市大埔縣。晚清東南亞的首富,愛囯華僑紅頂商人,號稱為“中國葡萄酒之父。1916年9月12日病逝于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享年75歲。遺體運回家鄉安葬,途中荷蘭及英國殖民當局下半旗致哀,沿途百姓則點香路祭。是中國最早具有慈善意識的商人之一。
張振勛(1841辛丑年一1916丙辰年)近代華僑資本家,字弼士,出生在廣東潮州府大埔縣(今梅州市大埔縣)。家境貧寒,讀過3年書,16歲到印尼的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謀生。初在一家米店當雜工,后在一個福建姓陳華僑開設的紙行當傭工。由于干活麻利且有心計,認真踏實地做事。如饑似渴地學習當地語言和業務知識。得到紙行陳老板的器重,先當推銷員,后當賬房先生,努力搞好經營,紙行也就獲得了很好的利潤。他做事勤懇認真,聰明過人,而且忠厚誠實可靠,深得陳老板信任。所以把自己的獨生女兒陳蘭香嫁給了張振勛。這位賢惠的妻子成了張弼士事業成功的助手。陳老板臨終之時,把家業身后的事情托付給了他夫妻。在繼承了岳父的資產后,經仔細觀察、研究了巴城的商業狀況,認定最有發展前景的還是酒行業。因荷蘭殖民主義者花天酒地,大肆揮霍,時時離不開酒;居民中好酒的人也很多。所以他關閉紙行,改開酒行,在接待顧客時很注意了解當地的風土民情,對人仁義寬容,結交各方面的朋友。善于權變,因此張弼士的酒業生意十分興隆。
張弼士家鄉故居來龍有倉有庫,玄武低垂,后靠有威,正前方明堂開闊,朝山高低恰到好處,橫案抱弓有情,正前方案后尖峰獨秀高聳,青龍砂高繞與正前朝案山相連環抱成美局,右白虎砂低小,關閉水口力小,易守祖貧寒。屋前一條大河水左水到右從北方彎曲流過明堂向東方流去,所謂之水流東甲。其左邊門樓正對北方大河來水逆局逆朝,地勢面貌四周朝拱有情。符合楊公風水龍、穴、砂、水、藏風聚氣的風水格局,實在是一塊較好的風水地。
入首龍酉兼庚龍,祠內立坤山艮向兼未丑,正所謂以龍交坐。內堂作法天井開池放甲水,為四大化解催官黃泉水法。大門立未山丑向兼坤艮(217度),左邊來大河水壬子(壬六子四)水發源顯白為入局,左水倒右流從大門前而過從卯甲方流出為走口,為四大化解八煞水,正前對朝丑艮水。左前壬兼子方立門樓(346度),門樓立子向兼壬(354度),從門樓看來壬兼子水,出艮兼丑口。外出甲兼卯口。此例理氣完全符合楊公風水之理!合天玉經三折父母共長流,定主馬上錦衣游之理!由此可見內堂作法中“千金門樓四兩屋”的威力。
其理合先后天相匯,中五立極,合為三元不敗之用,所以才能做到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丁財兩旺。所以從建祠至今近百余年以來人文蔚起,以發達男女丁百余人。
后來,張弼士又碰上一個三合名師,建議叫他在右邊乙方再開一門更發,組成了三合風水的最高境界“山上坤壬乙,向上艮丙辛”局。自開此門后,張弼士事業急速走向衰落。所以說風水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摧毀一個人。去實地考察,可了解的更加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