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一怕房有樹,二怕床頭柱,三怕墓有洞”,這說的是什么
俗語這個詞本來是人們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之后在人們的口中流傳開來,有一定的口語性,也有對某些事情的概率,讓人有一種通俗易懂、便于熟記的感覺。我們平時可不要忽視俗語,因為許多俗語可以反應出許多文化、傳統(tǒng)、習俗、道理或者做人做事的技巧,俗語有時也具有趣味性和地方特色。
過往老人常說一句俗語,就是:“一怕房有樹,二怕床頭柱,三怕墓有洞”,那這句俗語說的是什么呢?是否有道理呢?相信許多花友已經(jīng)很好奇這句俗語的意思,下面我們不如一起來看看吧。

一怕房有樹
這句話說的是什么呢?意思是房子上面有樹枝或者樹干壓著,這是人們就怕這種,所以把它稱為“一怕”。過往農(nóng)村許多家庭房前屋后都會很寬闊,而寬闊的位置會種植樹木,這些樹長大后就有經(jīng)濟價值,可以給家庭增加收入。
但是,有些樹木長大后樹枝就變長了,這時候可能會把房頂給壓住了,若是刮風或者下雨,樹枝也會到處搖擺,這時房子可能會受到影響,如今也有很多木方,若是樹枝壓壞到木方,對于我們來說也不安全。

另外,有的樹木甚至會被屋內(nèi)的陽光給遮擋了,這時室內(nèi)就顯得陰暗和潮濕,我們住在這樣的房間里就不太好。所以才有了“一怕房有樹”的說法。
不過如今人們在選擇樹木種植的時候也有許多講究,比如會種植株型比較小的盆景樹、果樹等,這樣就不錯了。
二怕床上梁、床頭柱
還有一句叫做“二怕床上梁、床頭柱”,這又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如果有一張舒適的床,這可以讓我們的睡眠質量更好,而說到床,古人就認為床若對著屋頂上的房梁,是比較忌諱的,至于原因,有幾點:

1、傳統(tǒng)說法
在古代古人的眼里,所謂的“橫梁”也是苦難的意思,若是床剛好在橫梁下面,寓意就不會很好,當我們躺在床上的時候,有“困苦”的說法。個人覺得,這個說法多少有點迷信,您覺得呢?不過我們也不能亂評價!
2、現(xiàn)在的說法
如今的房子高度可能比較矮,這時候若床的頂部有橫梁,可能會把層高給壓低了,我們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可能會比較壓抑,會影響到個人的心情。當我們一睜開眼就看到了橫梁,那可能也會不舒服。

三怕墓有洞
“墳后瘡”到底說的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墳墓上有洞,如果墳上面有一些洞,那就感覺像我們臉上的瘡一樣,多少有點瘆人。不過,這也可能只是很小的洞,一些狗獾或者地鼠有時候就會打洞了。
那么怎么理解三怕“墳墓有洞”呢?

古人或者老祖宗就認為,墓地很重要,孝道之一就是要追孝,也要守孝。在古老時,也有守孝三年的說法,一般古人對于守孝三年也是做到盡善盡美,而對于墓地也格外重視,在每年的清明節(jié)、春節(jié)或者中元節(jié)都會到墓地上面去燒紙,或者除除雜草。
所以,若是墓地上有洞,那在當時是會被看不起的,在家族當中也不允許墓地有洞的存在,若洞太多,也說明了這個家族的人也沒怎么來看望,因此就有“三怕墓有洞”這個說法。
老人說:“一怕房有樹,二怕床頭柱,三怕墓有洞”的說法就介紹到這里了,您覺得這些說法有沒有道理呢?歡迎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