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讓進門的4種花,名聲太差,養在家里“折壽命”,別大意
152 2025-07-12
有人問我,學《易經》的意義是什么,這個答案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就從我自身的體會談談學《易經》的意義,或者說目的。
《易經》最接地氣的目的,其實就是教人像看天氣預報一樣看清人生走勢,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避開大坑、抓住機遇。
它不是教你躺平認命,而是給你一副“人生導航儀”,讓你在迷茫時找到方向,在風險前聽見警報。我用大白話給你講清楚它怎么幫你“趨吉避兇”。
第一招:讀懂人生的“天氣預報”
《易經》就像一本“人生天氣預報手冊”,用64個卦象告訴你不同處境的吉兇規律。
比如你要創業,占出《乾卦》就代表事業剛起步,要像潛龍一樣耐心蟄伏(別急著擴張);要是占到《坎卦》,就像暴雨前夜,得趕緊檢查公司現金流和合同漏洞。這不是玄學,而是通過分析事物發展規律(比如“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給出的預警信號。
就像農民看天色決定播種,炒股的人看K線圖判斷買賣點,《易經》通過“象數理”模型,幫你把復雜的人事、健康、財運等抽象問題,轉化成可操作的線索。
比如朋友突然找你借錢,你心里直打鼓又不好拒絕,就可以用三個銅錢起卦,如果出現《艮卦》(停止卦),大概率這錢借出去就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這時候直接說“最近手頭緊”就能避免糾紛。
第二招:避開“情緒地雷”
很多人以為《易經》就是算命,其實它更像一面“照妖鏡”,能讓你看穿別人藏在背后的心思。
比如同事表面上對你客氣,但占出《巽卦》(風卦)加“坎水”,可能暗示對方在背后使絆子;家人總說你“翅膀硬了”,如果卦象顯示《離卦》(火卦)過旺,就要注意是不是自己說話太沖傷了親情。這種“提前知情”的能力,能幫你少踩90%的人際雷區。
更厲害的是,它能管住你自己的“死穴”。比如你明明知道熬夜傷身,但總忍不住刷手機到凌晨,這時候用《震卦》(雷卦)提醒自己——“雷聲大雨點小”,今天不睡好明天肯定效率翻車,比多少句“別熬夜”都管用。就像手機里的健康預警,但比APP更懂你的潛意識。
第三招:抓住命運的“轉折點”
人生最怕錯過“風口期”。《易經》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該“順勢而為”,什么時候該“急流勇退”。比如你想轉行,如果占出《泰卦》(天地交泰),就像春天來了萬物生長,這時候跳槽成功率極高;要是占到《否卦》(閉塞不通),就像冬天封路,強行轉型反而會摔跟頭。
最近幾年互聯網行業風口變化快,懂這個的人早就在AI、新能源領域布局,而猶豫不決的只能被迫裁員。
就連談戀愛都能用上。如果對象總是忽冷忽熱,占出《渙卦》(水散卦),說明這段感情就像漏水的船——修補不如換船;要是出現《咸卦》(感應卦),就像磁鐵相吸,說明你們價值觀匹配,可以放心交往。
這可不是教你算命談戀愛,而是通過分析行為模式,讓你少走彎路。
第四招:修煉“反脆弱”心態
《易經》最狠的一課是教人“認命但不認慫”。比如你投資失敗虧了50萬,卦象顯示這是《損卦》(損失卦),但《損卦》的后面緊接著就是《益卦》——損失是財富的“新陳代謝”。
這時候正確的做法不是天天哭爹罵娘,而是冷靜分析哪些投入是“沉沒成本”,盡快止損,把精力轉移到更有潛力的項目上。就像打游戲掉血后,不是坐在地上等死,而是趕緊回城補血再戰。
它還會教你“化危為機”的絕活。比如疫情期間很多實體店倒閉,但有人用《震卦》的“雷動萬物”思維,把線下業務轉到直播帶貨,反而賺得盆滿缽滿。
這就是《易經》說的“窮則變,變則通”——危機本身就是命運給的“重啟按鈕”。
學易經的“防坑指南”
別當“算命奴”:卦象只是參考,最終決定權在你手里。就像天氣預報說有雨,你可以帶傘也可以淋雨,但別因為預報說“晴天”就敢在雷雨天出門。
拒絕“神操作”:真懂《易經》的人從不迷信,比如諸葛亮借東風是懂氣象學,不是真的會呼風喚雨。
從小學起:別一開始就想著占卜算命,先從《十天干》《十二地支》開始,就像學數學先背乘法表,基礎扎實了再看卦象才不會暈頭轉向。
案例分享
我認識一個開餐飲店的老板,去年疫情反復時他用《易經》做了三件事:
占出《坎卦》多次,立刻關閉了3家高風險區域的門店(躲過封控損失);
占出《艮卦》變《震卦》,把后廚改造成預制菜加工,轉型外賣業務(抓住新機會);
現在他店里掛著《履卦》的書法,意思是“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單”,去年凈利潤反而比2019年還高20%。
這不是玄學,而是他用《易經》的思維工具,把“不確定”變成了“可計算”的風險控制游戲。
學《易經》的最高境界,是當你看卦時不再糾結“吉兇”,而是像棋手一樣思考:“下一步怎么走才能把壞棋變成好棋?”
它不是教你躺贏的魔法書,而是給你一副“人生圍棋”的棋譜——教會你在復雜局面中落子無悔的智慧。
真正趨吉避兇的秘訣,從來不是算命,而是當你看懂規律后,做出的每一個主動選擇。
說到底,就是教我們趨吉避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