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兩年買房,盡量避開這“5個樓層”,住著不舒服且升值潛力小
189 2025-07-15
央視熱播劇《玫瑰的故事》里有一個片段:
黃亦玫問父親:“是不是不管我做了什么事情,你都不會批評我?”
黃父一臉慈愛地回答:
“你要是干了什么違法亂紀的事,不用我批評,法律就會制裁你;你要是干了違背道德良心的事情,輿論和良心就會來譴責你;
還有一些事情,它沒有對錯,沒有標準,比如說感情,就像你這幅畫,雖然我不懂,但我尊重你的表達。”
接著,他們又聊到了奧運會,黃亦玫感慨道:“那時,我都29歲了,好老。”
黃父笑笑說:“29歲,運氣好,已經(jīng)事業(yè)有成了;運氣不好,從頭開始,為時不晚,是個可攻可守的年紀。
我希望,那時無論你經(jīng)歷什么,都還是最真實的黃亦玫,而不是依附于任何人、任何環(huán)境。”
從小到大,黃父都用如此溫情的言語,教會黃亦玫熱愛生活、向善向美,也讓她在人生的每一個晦暗時刻,都擁有重新開始的勇氣。
常聽人說,父母經(jīng)常說的話,會成為孩子未來的預言。
父母惡語相向,容易將孩子推入無底深淵,甚至釀成大禍。
而睿智的父母,都懂得用良言暖語激勵孩子成長,引領他們走向廣闊的世界。
父母的嘴,就是孩子一生的風水,會說話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氣。
來源:視覺中國
父母的惡語,是孩子畢生的噩夢
家庭治療師薩提亞說:“一個有問題的孩子,多半能從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父母經(jīng)常說狠話,會在不知不覺中損耗孩子內(nèi)心的能量,成為他們畢生無法擺脫的噩夢。
央視節(jié)目《心理訪談》曾采訪過一個叫范成金的女孩。
畢業(yè)十年,她一直待在家中無所事事,吃喝玩樂全由父母供養(yǎng),是人人憎惡的“啃老女兒”。
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源,是她那對口不擇言的雙親。
初中時,她喜歡畫畫,可當她將設計圖稿給父母看時,他們只會說:“有啥用呀,有用嗎?看書去!”
煮飯時,她不小心水放多了,得到的是父母的指責:“你擱水咋擱這么多?做個飯都不會!”
大學畢業(yè)后,她找工作屢屢受挫,父母非但沒有諒解,反而不斷奚落她:
“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
“你要能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
一句句扎心的話,像一只無形的黑手,摧毀著她的尊嚴,磨滅著她的自信。
長期生活在父母的言語暴擊下,范成金患上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她變得內(nèi)向、敏感、多疑,自暴自棄地蜷縮在陰暗的角落里,不敢與外界交流。
可見,父母的嘴,就是孩子的出路。
那些說出口的話里,潛藏的情緒和態(tài)度,都會被孩子全盤接收,成為他們行走于世的向?qū)А?/span>
父母的言辭中不離責罵和怨懟,會讓孩子感到自卑和無助,遇事總往壞處想。
父母的話語里充滿欣賞和勉勵,才能培養(yǎng)出樂觀堅強的孩子,一生蓬勃向上。
有句話說得好:“言語上的虐待,無異于靈魂上的謀殺。”
父母切勿低估語言對孩子的影響,你說什么樣的話,孩子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所以,為人父母,千萬不要讓你口中的話,變成剜心的利器刺傷孩子。
而當你將苛責、詛咒的話語,轉(zhuǎn)化為正向、溫和的鼓勵,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充滿朝氣,親子關系也越來越融洽了。
來源:視覺中國
父母的良言,是指引孩子的明燈
知乎上有個提問:“有一對不掃興的父母,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很喜歡其中一個回答:“無論何時,都能從父母的嘴里感受到布帛般的溫暖,如鎧甲披身,助你乘風破浪。”
誠然,善言的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啟明燈,為其鋪就康莊大道。
鄧亞萍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眾矚目的世界冠軍,少不了父親的言語激勵和引導。
受父親的影響,鄧亞萍在5歲時便開始迷戀打球。
當時,她的身高不夠,父親就想到了用木板墊高的方法幫她。
9歲那年,鄧亞萍在一次比賽中獲得了單打冠軍,被父親送往河南省隊接受專業(yè)訓練。
不承想,僅僅過去15天,她就灰心喪氣地回家了。
父親問其原因,她當場崩潰大哭道:“省隊嫌棄我太矮了,沒有發(fā)展前途!”
看著備受打擊的女兒,父親安慰她:“先天不足無法改變,那就從其他地方彌補,腳步靈活,一樣可以打得很好。”
一語驚醒夢中人,鄧亞萍跌落谷底的心,重燃希望。
于是,為了加強自身的反應能力,她每天跟著父親晨跑鍛煉,從不懈怠。
鄧亞萍在打球之路上磕磕絆絆,哪怕遭遇再多質(zhì)疑和嘲諷,她始終不忘父親的諄諄教誨。
就這樣,她一步步從“不起眼的丑小鴨”,蛻變成世界舞臺中心的“體育女王”。
是父親良好的言傳身教,使鄧亞萍找到了自己的熱愛,一往無前。
曾在《讀者》雜志上看到過一句話:“父母的態(tài)度,決定著每個孩子的命運。”
《讀者》2024年第8期
的確,大多數(shù)光芒閃耀的孩子背后,都少不了父母的托舉。
畢竟,對孩子來說,最好的精神褒獎,就是來自家長的溫言暖語。
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積極反饋,如同燃燒的火焰,給予孩子堅實磅礴的力量,引領他們奔赴錦繡前程。
來源:視覺中國
父母會說話,是孩子最好的“風水”
在網(wǎng)上看過一則故事:
女孩幼時極度貪吃,身材一直胖乎乎的,總有種超越同齡人的成熟感。
村里人看見她,都忍不住嘲笑道:“阿藝,你這么胖,是吃了你弟的吧,女孩子這么胖,真難看!”
周遭的流言蜚語,讓她非常沮喪,她甚至不敢穿裙子。
媽媽得知后,對她說:“沒關系,長大就可以瘦下來,我們跑跑步,打打羽毛球,你一定會是最美的!”
媽媽的鼓勵,猶如一縷光,驅(qū)散了傾覆在她心頭的陰霾。
自此,她養(yǎng)成了健康的生活習慣,堅持喝牛奶、跳繩、跑步、打羽毛球,果然在中學后就漸漸抽條。
如今的她,不僅出落得明眸皓齒,還在自媒體行業(yè)做得風生水起,成為頗有名氣的UP主。
她的弟弟小時候成績很差,一直不被老師們看好,直言說他絕對考不上高中。
每當這時,爸爸都會說:“不用著急,慢慢學,我們學懂一個知識也是賺了,而且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好大學!”
爸爸的話,給足了弟弟信心,即便考試結果不理想,他也不氣餒,而是用心溫課,加倍刻苦地鉆研學習。
結果,他不但考上了高中,還在高考時超常發(fā)揮,成功考入重點大學。
每每回憶往昔,女孩都會感嘆:“真是幸運,我和弟弟生活在父母會好好說話的家庭中!”
不得不承認,會說話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祉。
他們知道,一句看似輕巧的訓斥,也會在孩子內(nèi)心留下不可磨滅的創(chuàng)傷;一聲脫口而出的贊美,亦可幫助孩子走向更好的未來。
如同詩人安琪洛所說:“話語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彈,射入肉眼所不能見的生命領域。我們雖看不見,它們卻成為一種能量,充滿在房間、家庭、環(huán)境和我們心里。”
當父母謹言慎行,為子女樹立優(yōu)秀的榜樣,無需耳提面命,孩子也能出類拔萃,家庭自然幸福美滿。
來源:視覺中國
寫在最后
看過一句話:“每一個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舌尖上舞蹈。”
的確,父母的說話方式,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子女的性格和運勢。
父母口中的惡語,像一劑慢性毒藥,日漸荼毒孩子的內(nèi)心,成為他們一輩子的精神隱痛。
相反,父母好好說話,如三月的和煦暖陽,會照亮孩子的人生,成為他們永恒的精神支柱。
父母的嘴,藏著孩子一生的風水,更是維系親子緣分的一座橋梁。
愿天下所有父母,都能口吐善言、眼含愛意,把陽光種在孩子心里,讓他們的人生明朗又輕快,開心又自在。
與君共勉。
作者:琉璃雪,半溪明月,一筆清風。
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zhuǎn)載。如需轉(zhuǎn)載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讀者”(ID:duzheweixin)聯(lián)系我們,獲取授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