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剩1樓、18樓和頂樓,買哪個好?有經驗的人說出親身感受!
買房選樓層這事,說小不小——畢竟一住就是好幾年,住得憋屈可太難受;說大不大——但真到了只剩1樓、18樓和頂樓這仨選項時,不少人還是抓耳撓腮。
我身邊有朋友前兩年搖號買房,最后就卡在這三個樓層,糾結得半夜找我聊,今天咱就掰開了說。
先聊1樓。

我表姐家就住1樓,當初圖的是老人孩子進出方便,不用等電梯。
住了兩年,確實有好處:夏天穿堂風涼快,小孩在家跑跳不怕吵到樓下,老人下樓遛彎拿快遞抬腳就走。
但缺點也明顯:南邊臥室還行,北邊窗戶對著小區路,大半夜電動車“嗡嗡”聲、小孩打鬧聲直往耳朵里鉆;梅雨季地板返潮,拖完地半天不干;紗窗再密,蚊子還是能跟著人溜進來,孩子腿上總被叮得紅疙瘩。

不過要是小區是人車分流,樓下有架空層,或者帶個小院子能種種花,1樓倒也香——我另一個朋友住帶院的1樓,種了點青菜,養了只狗,日子過得挺滋潤。
再看18樓。
有人忌諱“18層地獄”,但我覺得這就是個說法,真住起來,18樓采光好、不潮濕,灰塵蚊蟲也少,屬于高樓層里的“中間派”。

不過高樓層的通病它也有:樓上鄰居早上剁肉餡、小孩跑跳,動靜能聽得一清二楚;要是電梯出故障或者停電,爬18層樓可夠受的。
還有消防問題得注意,之前聽說有小區18層著火,消防栓水壓不夠,消防員得從1樓接水,耽誤了時間。
所以選18樓,最好看看小區消防設施維護得咋樣,物業靠不靠譜。

頂樓呢,我同事家是6層的頂躍,住了三年說“真香”:沒樓上噪音,隱私好,視野開闊,夏天雖然熱點但開空調就行,冬天也沒覺得特別冷。
最讓她滿意的是樓頂能搭個小露臺,種點花曬點被子,跟住小別墅似的。
不過頂樓也有風險:防水做得不好容易漏雨,我另一個朋友住30層頂樓,去年暴雨漏了兩次,修起來麻煩;要是超高層頂樓,風大的時候窗戶呼呼響,心里多少有點發怵。

說到底,選哪個真得看自家情況。
家里有老人小孩,圖方便就優先1樓,但得挑人車分流、有架空層的小區;喜歡高樓層視野,能接受等電梯,18樓是個穩當選擇,但得留意消防和物業;要是想要安靜、有額外空間,頂樓可以考慮,前提是開發商靠譜、防水隔熱做得好,最好別選超高層。
買房沒有十全十美,關鍵是把自己最在意的點排個序——是方便?
是安靜?
還是采光?
想清楚了,再結合小區實際情況,選出來的樓層才住得舒服。
畢竟房子是用來過日子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