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十一城風水排行榜》(看看家鄉排第幾?)
漢中轄十縣一區,這11個城市的風水到底如何?筆者通過分析認為,整體上講各城風水都很不錯,已遙遙領先于國內許多地區的城市,不過就內部而言還是有一些高下的,在此筆者通過分析進行排名,供大家參考交流。
第一名:漢中城
漢中城無疑是漢中風水最好的城市。漢中城起源于秦歷共公二十六年前(公元前451),當時已是風水理論較為完善的時期,稍早的周敬王6年(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就曾奉闔閭之命為蘇州城選址而相地,因此當時肯定是請堪輿大家來論證過。從地貌來講,漢中城(不含大河坎)以秦嶺為龍脈,前有巴山余脈為案山,后有天臺山為背山,周邊沃野數百里,明堂開闊,漢江在城南呈典型的“環抱水”,加之褒河、濂水、冷水“三龍來朝”,因此可謂風水絕佳,甚至放眼全國也少有。試想:作為大漢王朝龍興地,風水不可能行嗎?
第二名:城固縣城
城固縣城南有漢江繞過,東有淆水河,周邊地勢開闊平坦,域內有寶山古人類遺址和大量青銅器遺存,因更靠東水勢較漢中城略大,但距水稍遠了一點,較漢中的典型環抱水稍差一些,不過根據“來長去短”理論也是不錯的,案山和靠山也不錯,而且隨著城市的南擴風水還將改善,因此在漢中諸縣城中,風水明顯領先。
第三名:勉縣縣城
勉縣縣城民國24年(1935年)由老城(武侯鎮)遷到今址,和城固縣城位較相似,縣城前有定軍山,后有天蕩山(勉縣二中內的武侯堂及天蕩路就設在這條軸線上),漢江從城南而過,東有堰河,周邊平坦,明堂開闊,案山和靠山較城固更佳,但水有過于直偏小,所以略遜于城固。此外,勉縣要謹防污染破壞風水。
第四名:西鄉縣城
西鄉縣城主要建筑呈稍偏東南之勢,朝向在諸縣中領先,牧馬河緩緩地從城南而過,呈環抱之勢,周邊比較平坦,明堂開闊,案山靠山也不錯,但唯一不足的是牧馬河偏小,不如漢江氣象大,故而遺憾地屈居第四。
第五名:洋縣縣城
洋縣縣城位于漢江的東北,從大方位上講也屬于背靠秦嶺面朝巴山,案山和靠山都不錯,周邊比較平坦,明堂開闊,洋縣縣城唯一不足的硬傷是在漢江的反弓方向上,故而在漢中諸城中居第五。
第六名:寧強縣城
寧強縣位于漢江源頭,縣城位于羊鹿坪,內有“人”字形河流,山環水抱,風景秀麗,但山和河的走向有點雜亂,地勢偏窄,明堂不開闊,氣象不夠大,排位雖居第六,但卻比南鄭縣和山區縣好些。
第七名:南鄭縣城
新南鄭縣1961年成立,是漢中歷史最短的縣,周家坪在設縣城前一直默默無聞,所以缺少文脈,縣城周邊地勢開闊平坦,不遠處有漢山和梁山等,但縣城中缺乏河流,這是無疑是一個硬傷,所以排名第七。
第八名:留壩縣城
留壩是張良相中的隱居處,景色絕塵,但1913年才正式設縣,作為縣城有格局偏小氣象不足的問題。不過,縣城中北棧河自西北向東南蜿蜒而過,山澗云霧繚繞,宛若仙境,風水排第八,在山區縣中領先。
第九名:佛坪縣城
佛坪位于秦嶺之中,但袁家莊一帶相對平坦,淑溪河從北向南繞城而過,佛光山橫亙在城東,真正的山環水抱,但同樣存在局促的問題,氣象不夠大,故而排名第九。不過,作為一個小縣,縣城還是很般配的。
第十名:鎮巴縣城
鎮巴是班超的封地,是漢中面積最大的縣,縣城位于巴山之中,城內涇洋河從東南流向西北,依山傍水,但河偏直,鎮巴縣有28萬人口,縣城比較局促,風水排名第十。未來隨著鎮巴油氣田的開發,鎮巴將迎來飛速發展。
第十一名:略陽縣城
略陽縣城是嘉陵江畔,縣城內有多河流,雖依山傍水,但山陡河深水急,空間狹小,地質災害較多,為兇險風水,加之三線建設時大建重工業,污染較大,而且人口過于稠密,故而排榜末。若期能減少重工業企業和人口,風水則會得以提升。